福建省毕业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网

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逾96%

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将达749万(201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为727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我市大学生就业情况如何?哪些专业就业率高?记者采访了我市多所高校的就业情况,供考生参考。

我市高校毕业生大多留在福建就业

从市教育局高教科了解到,泉州地面上现有18所高等院校,其中本科院校6所,高职院校12所。2014年我市高校毕业生3.5万名,平均就业率达96%以上。

从近几年该校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来看,泉州乃至福建市场的人才需求还是很大,就业形势尚佳,所以很多毕业生选择留在福建就业。随着网络购物井喷式发展,泉州许多传统企业开设了电商业务,加上全国、全省对互联网+、跨境电商等项目的推动,电子商务和英语专业的人才需求会有所提高。

从华侨大学了解到,从就业流向上看,2014届毕业生们以留在本省就业为主,达到2886人,占就业总人数的65.83%;而在本省就业的,以厦门、泉州、福州这三个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城市为主,分别占福建省就业人数的44.53%、28.24%、14.52%。其中2014届毕业生进入国有企业的561人,所占比例为10.36%,主要去向为各地国有银行、国家电网、中国铁路集团、中国移动等单位。进入国家、地方基层项目的82人,所占比例为1.51%,主要去向为福建省选调生、大学生村官、西部志愿计划等。选择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有58人,所占比例为1.07%,主要从事电子商务、文化传媒、音乐舞蹈培训、创意工作室等。

本科生就业率比硕士博士高

泉州师范学院就业指导中心的万文娴老师说,该校近几年就业率均在95%以上,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经贸英语、艺术设计专业就业情况较好,均达到100%的就业率。学校师范类专业每年考取公办教师的比例能达到全校师范类毕业生的三分之二,2014年有约43%师范生考上公办教师岗位。

根据《华侨大学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截至去年12月31日,华侨大学2014届毕业生总人数为5414人,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4.14%。值得一提的是,该校本科生就业率比博士生、硕士生还高:博士毕业生就业率为83.33%,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3.64%,而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4.18%。

“就业率高低并不一定代表人才培养质量,还与社会实际需求有关。”华侨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王老师认为,研究生就业率低于本科生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因为专业研究深度不同,本科生专业方向会比博士、硕士生就业方向更广;其次,博士、硕士更强调就业与专业的相关度,也就是“对口性”,所以更难屈就;此外,博士、硕士生对薪资要求比较高,而一些工作如果本科生就能胜任,用人单位更倾向录取本科生。

高职生动手能力强就业率更高

跟本科生相比,掌握一技之长的高职生就业率更是水涨船高。据统计,去年我市高职院校毕业生1.5万名,平均就业率约98.2%。部分院校的就业率更高达100%。

记者从不少用人单位了解到,随着“人力资源成本”意识加强,在某些岗位录用高职生比录用本科生更划算,不但花钱少,效果也不错,而且因这类毕业生上手快,企业也节约了大量培训成本。这种从注重学历到注重动手能力的转变,直接带动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近年来,黎明职业大学就业科从入校招聘企业的招聘岗位、人数及对2013届、2014届毕业生就业岗位追踪情况综合分析,外贸类、化工类、鞋服类、经济类、机电类、文秘类和营销类毕业生就业情况喜人,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专业对口率高,尤其是土建类毕业生基本都能找到就业岗位。2014届毕业生就业的单位类别主要有:建筑类、鞋服纺织类、机电机械类、外贸电商类、高分子材料类企业等。仅2014届的2923个毕业生,实际签约人数就达到2148人,实际签约率为78.57%。自主创业人数不断上升,创业范围主要涉及媒体、广告、批发、零售、服饰、互联网、电子商务等领域。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市场更贴近、实用性强,高职院校根据市场需求办学,注重实践环节训练,实行“双证书”教育,建立实训基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填报专业并非越热门越好

填报专业时,是不是选择热门专业,以后就能找到好工作呢?有关专家提醒,专业并非越新、越热就越好,越是名牌大学传统专业越多,所以挑选专业还要考虑该校此专业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专业特色等。准备将来考研究生继续深造的学子更要挑选学术气氛浓的专业。

“冷、热门”专业是人们在填报志愿时根据现实的就业难易、就业收入和工作环境等情况而衍生出来的。其实“冷”与“热”是相对于某一时期的社会热点、市场需求和就业形势而言的。以法学专业为例,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背景下,学法学专业成为热门,学了法学之后较容易进公检法。但是在当下法学专业已经不如之前那样受追捧。建议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要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己所利、择世所需,不要盲目跟风。